童年精妙片段:黄河岸边的纯真记忆与乡愁
童年记忆中的黄河风情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妙片段,而黄河岸边的那些日子,就是我记忆中最闪亮的宝石。60年代的黄河,不像现在这般温顺,它时而咆哮如老牛,时而平静如镜面,给我们这些河边长大的孩子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你还记得你童年最精妙的那些片段吗?它们是否也像黄河水一样,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静如镜?
我家住在归德西李庄村的最西边,距离黄河只有400米左右。那时候,黄河就是我们最大的游乐场,也是我们最严厉的老师。夏天听艄公号子,冬天在冰面上滑行,四季变换中,黄河给了我们不同的高兴和挑战。这些童年精妙片段,如今想来依然清晰如昨。
夏日黄河:孩子们的天然水上乐园
夏天的黄河,是男孩子们的天堂。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下河洗澡,在”夹沟里”玩水。夹沟里的水清澈见底,我们称之为”豆清水”,与主河道浑浊的”黄水”形成鲜明对比。妇女们在浅水区洗衣,我们则在水中嬉戏打闹,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构成了我童年最精妙的片段其中一个。
最有趣的是”撮作泥儿”游戏。看似坚硬的地面,只要在原地轻轻晃动,就会变成黄粉状的泥浆,人在上面摇摇晃晃,像在玩”颤桥桥”。大点的男孩甚至会趴在地上晃悠,享受这种奇妙的触感。现在想来,这种简单的高兴,不正是童年最珍贵的礼物吗?
黄河水甘甜可口,我们称之为”甜水”,专门用来做饭泡茶;而井水咸涩,只能用来洗漱。这种对水资源的精细区分和使用,是黄河岸边人家独特的生活聪明,也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精妙片段。
冬日冰封:天然的滑冰场与冒险乐园
当寒冬来临,黄河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在夹沟的冰面上滑行,由于那里的冰面平滑且相对安全。但黄河从不缺少惊险刺激——有些人为省渡船钱,冒险”跑冰”,却不知冰面下有”冻冻眼”,一踩就会掉进冰窟窿。
摆渡船在封河期也不会停摆,船工们破冰开道继续运营。而货运船则要”拉旱船”上岸维修,这是村里的大事。船主会请村民帮忙,用粗缆绳把船拖上岸,底下垫滚杠移动。完成后,船主会拿出炒花生糖果感谢大家。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场景,都是我童年记忆中的精妙片段。
修船时有很多讲究:船要”展”不能”翻”,菜要”支一搞”不能说”翻”。这些独特的方言和禁忌,反映了黄河人家的生活聪明和对天然的敬畏。你是否也记得家乡那些特别的方言和习俗?
黄河号子:流淌在记忆中的劳动之歌
黄河上的船工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跑顺河”的货船逆流而上时,需要4-6人”拉套子”,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嘿、哟,嘿,哟…”,而不是简单的”一二一”。这种劳动号子能让步伐一致,力量集中,是黄河上独特的音乐。
摆渡船则靠”冲搞”和”挖兆”前行,在浅水用篙,深水用桨,同时借助风力。船工们要精通”借八面子风”的技巧,通过调整帆的角度来利用风力。这些专业技艺,在我们孩子眼中既神秘又崇拜,构成了童年观察全球的精妙片段。
翻船事故时有发生,或因超载,或因风浪,或因操作失误。黄河教会我们敬畏天然,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脆弱。这些记忆,既有欢乐也有惊险,共同编织成丰富多彩的童年画卷。
如今回想这些童年精妙片段,黄河水似乎还在耳边哗哗作响,艄公号子依然清晰可闻。那些简单而纯粹的高兴,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你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精妙片段?是否也有这样一条河,承载着你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