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芭蕉沟来历?
芭沟沟现称芭蕉镇,民国以前为张沟乡辖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并入马庙乡。以前此处的岩壁前(在今工农村2组)耸立着一块形似芭蕉的石树,故名。后因取石,石树被毁,今尚存有遗迹。&34;中福公司&34;在此开办嘉阳煤矿,芭蕉沟又曾叫&34;中福场&34;。
芭沟古镇位于乐山市犍为县城西北30公里的芭蕉沟,属嘉阳煤矿矿区,地处民族AAAA级旅游景区嘉阳桫椤湖景区核心区域。
古镇地处深山峡谷,至今未通公路,沟里存有中国唯一仍在运行的蒸气式窄轨载客火车–嘉阳小火车。2007年6月,嘉阳小火车、芭石窄轨铁路工业遗产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芭蕉历史?
查阅文献,与芭蕉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在东晋末年,《恩施县志》引《明一统志》载:“施王屯在县南十五里,相传东晋末桓元之子诞字天生,方数岁流窜入蛮中,遂习其俗,及长多智谋,群蛮服之,拥八万余落……一云在施州时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屯,子孙世袭,至后周保定初始降,以此地置施州。”
经考证,施王屯今称蛮扎营(蛮扎垅),在芭蕉乡天桥村境内。
三、犍为芭蕉沟旅游攻略?
1. 犍为芭蕉沟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大天然的秀丽和神秘。2.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体验犍为芭蕉沟,可以选择在旺季之外前往,这样可以避免人流量过大,也能够更好地欣赏景点的秀丽。3. 在犍为芭蕉沟旅游期间,除了欣赏景点外,还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例如犍为豆腐和泡菜等,也可以购买一些当地的特产作为纪念。另外,游客需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乱扔垃圾,保持景点的清洁和整洁。
四、乐山芭蕉沟好玩吗?
芭蕉沟地处乐山市犍为县,是嘉阳民族矿山公园(4A景区)的一部分。这里有着火车活化石的嘉阳小火车,也是全球上还唯一在运行的蒸汽小火车。还有全球上最珍惜的植物桫椤,春天座着嘉阳小火车看着小火车喷出长长的蒸汽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中是一件多么让人流连忘返的事啊!
五、官渡古镇历史?
官渡古镇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郊,是历史上环滇池地区的商贸重镇。其历史进步大致如下:3500年前,昆明人的始祖在滇池中捕食螺蛳鱼虾为生,天长日久,螺蛳壳堆积如山造就形成&34;娲洞&34;。1000多年前,南诏政权于昆明西山脚下修筑拓东城,&34; 蜗洞&34; 成为大理国时期往返拓东城的必经之地,遂改名&34;官渡&34;。元代置昆明、官渡两县,县治所设在现今的官渡古镇,并筑有土城墙。756 年前后(唐南诏时期)始建法定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光绪二十一年重修。1295-1297(元成宗元贞年间),始建妙湛寺。1457年,兴建金刚塔。1457-1465年,兴建孔子楼。自明清以来,官渡商贾云集乃至有&34;小云南&34; 之称。1987年,国务院批准为&34;滇池民族重点风景名胜区官渡古镇景区&34;。1996年,国务院将金刚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2000年,官渡古镇被昆明市政府列为昆明市首批&34;明星小城镇&34;。2001年,金刚塔被列为修复文物的重点项目。2001年4月,官渡古镇恢复建设一期工程全面启动,2004年完工,占地50余亩,有修旧如旧建筑14幢。2002年,被列为&34;昆明市20个明星城镇其中一个 &34;。2003年,被民族五部委列为&34;全国重点建设小城镇、科技示范小城镇&34;。2003年,被省建设厅评为&34;全省20个重点小城镇其中一个&34;。官渡古镇作为昆明主城区内唯一的古镇,每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是云南旅游的热门景点其中一个。
六、周庄古镇历史?
无论兄弟们好,周庄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境内,是中国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镇其中一个。据考古发现,周庄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周庄古镇一个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曾经是太湖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在这个长达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周庄古镇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如今,周庄古镇已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文化传统。
七、古镇历史典故?
唯一“踏三省”的古镇 被誉“小上海”成语
河南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中一个,春秋时期楚国的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在丹阳(今淅川),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赋予了淅川丰厚的旅游资源。来到淅川,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位于县城西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荆紫关古镇。
八、镇远古镇的古镇历史?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 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镇远之名始于此。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
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
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
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民族历史文化名城。
九、芭蕉叶纹的历史由来?
蕉叶纹以芭蕉叶组成带状纹饰,特指以蕉叶图样作二方连续展开形成的装饰性图案。蕉叶纹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兽面纹觚、陕西扶风出土的鸟纹觯上均饰有蕉叶纹。
早期蕉叶纹严格地讲实际上应是一种兽体的变形纹。如两兽驱体作纵向对称排列,一端较宽,一端尖锐,作蕉叶形式。
十、上海古镇文化历史?
上海朱家角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至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这里是上海地区的商业中心,以纺织业和手工艺品业为主。朱家角古镇曾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吸引了众多商人和手工艺人前来落户,使得这座古镇繁荣兴旺。